繼「海角七號」後,又一部國片「1895」引起許多人的關注。
「1895」是描述台灣割讓予日本後,台灣客家人抗日的故事。上禮拜前總統李登輝也去看了「1895」,在記者會時,演員溫昇豪表示,自己雖然住在這塊土地這麼久,但在拍這部片之前,都不知道台灣曾經發生過這麼多事情。
溫先生你別這麼說,不是只有你不知道台灣曾經發生過什麼事,台灣的居民大概有九成以上也都不知道。依我自己的經驗,從國小、國中到高中所念的歷史課本,都是從黃帝開始介紹,接著唐堯、虞舜、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漢、魏晉南北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中間再穿插一些春秋、戰國、三國、五胡十六國啥小的。課本介紹到清朝後期,進入近代史了:推翻滿清、創立民國,緊接著就是軍閥割據、日軍侵華、國共內戰、退居台灣;到了台灣,課本寫的是「三七五減租」、「耕者有其田」,最後是十大建設,到此所謂的「本國史」業已完畢。只有在三國、元朝和明鄭時期,才以兩三句文字略為帶過台灣。
好像這塊土地上,之前什麼事都沒發生過;不知道的人,還以為台灣是在20世紀初的一次板塊活動裡所生成的島嶼。
說到這裡,讓我想到最近由日本回台、協助釐清陳水扁洗錢案的辜仲諒、其堂叔台泥董事長辜成允。辜成允(辜振甫次子)涉入扁家洗錢案,他對媒體表示,自己是由辜仲諒牽線、匯錢給扁家,希望投資案可以順利取得。
看到辜成允語帶哽咽地談到老爸辜振甫,我根本懶得去鳥這些事,我關心的是別的事情。果不其然,上網搜尋後查到以下資料:
台泥:
公司成立日期:民國三十五年五月
移轉民營日期:民國四十三年十一月
台泥的官方網站,在「公司簡介」這一部份寫得很簡陋。後來再查了一下,不是只有台泥,就連台肥也是:
台肥:
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46年5月1日,原為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之一,在公營時期為配合政府農業政策,一直以經營肥料產品等為主,歷經五十餘年經營發展,建立了我國最具規模的現代化肥料生產事業,使得我國各階段農業發展所需肥料,獲得充分供應無缺,對促進我國農業經濟之發展,著有貢獻。
相信就如同「1895」一般,大部分台灣人根本不知道生活周遭息息相關的企業是怎麼來的。根據「台灣銀行經濟研究社『台灣銀行』季刊」指出,1945年11月1日起,國民政府在台灣開始各項行政接收。接收哪些東西變成自己的呢?隨便舉幾個例:
台灣銀行:由台灣銀行、台灣儲蓄銀行、日本三和銀行合併
台灣人壽保險:千代田、第一、帝國、日本、明治、野村、安田、日產、第百、住友、三井等合併
中油: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、日本石油、帝國石油、台灣石油販賣、台拓化學工業、台灣天然瓦斯研究所合併
台肥:台灣電化、台灣肥料、台灣有機合成等合併
台泥:淺野水泥、台灣化成工業、南方水泥工業等合併
打字打累了,有興趣的自己去找。
我查了一堆,台電、台鹽算是比較重感情,有提到日據時代那一段,剩下的全部撇的一乾二淨,彷彿所有的東西都是民國30幾年之後冒出來的。
當人民得透過次文化的電影工業來獲得對過去歷史的認知,是件很可悲的一件事;但透過這種方式讓無知的人民認知歷史,彷彿又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。
寫這種文常被網友說太沈重,但是唬爛又被說耍嘴皮子,我看我以後還是來寫娛樂新聞好了。
- Dec 01 Mon 2008 04:31
刺激1895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